首页 资讯 正文

高考首日 呼和浩特万千守护静待笔落

体育正文 30 0

高考首日 呼和浩特万千守护静待笔落

高考首日 呼和浩特万千守护静待笔落

中新网呼和浩特(hūhéhàotè)(hūhéhàotè)6月7日电 题:高考首日 呼和浩特万千守护静待笔落 6月7日,2025年全国高考(gāokǎo)拉开帷幕,1335万考生奔赴考场。今年(jīnnián),内蒙古自治区高考报名人数为20.9万人(wànrén),实际参加统一(tǒngyī)高考的人数约为15.7万人。其中,首府呼和浩特市高考报名人数近3.2万人。 图为交警为送考车辆系上绿丝带。 中新网记者(jìzhě) 张林虎 摄 一大早,呼和浩特考生家长赵海军将(jiāng)一条绿丝带系在自家车上。在未来4天里(tiānlǐ),这条小小的绿丝带,成为(chéngwéi)呼和浩特高考学子的“通行密码”——它不仅是青城为青春梦想亮起的“护航绿灯”,更是整座城市开启“高考守护模式”的温暖(wēnnuǎn)象征。 “送考车辆凭‘绿丝带’标识可优先通行,高峰时期遇(yù)拥堵或其他紧急情况,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可借道行驶。”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交通安全(jiāotōngānquán)教育大队副大队长李艳说(shuō)。 与此同时,呼和浩特市启动应急服务“秒级响应”,开通护考专线,全市150辆交警铁骑、35台应急服务车全天候待命(dàimìng),对考生(kǎoshēng)忘带证件、突发疾病等紧急情况实行“5分钟(fēnzhōng)到场、10分钟处置”。 高考期间,呼和浩特市各级(gèjí)共青团组织联动社会力量推出“暖心补给+绿色护航”双维服务体系,以专业化(zhuānyèhuà)志愿服务为考生打造全(quán)链条护航屏障。 图为考点外的“暖心补给站”。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摄(shè) 其中,每个考点的暖心补给站(bǔjǐzhàn)均设立“12355中高考加油站”,由专业心理咨询(xīnlǐzīxún)师与志愿者组成服务专班,为候考家长提供情绪疏导,为考生提供考前(kǎoqián)心理调适。 “补给(bǔjǐ)包包含饮用水、铅笔、橡皮等考试刚需用品,以及防暑、应急等医药用品,同时设置特色暖心服务,帮助候考家长缓解(huǎnjiě)压力。”呼和浩特市团委联络部(liánluòbù)部长巴雅尔说。 呼和浩特市团委联合运管部门组织爱心送考队伍,形成“定制化+普惠性”出行服务矩阵。“‘雷锋车队’针对预约考生实施定人跟(gēn)车、定车保障、定点接送,100辆系挂绿色(lǜsè)丝带的私家车组成(zǔchéng)流动护航队,车身统一张贴‘助力高考为爱护航’标识,考生可通过预约平台或(huò)沿途招手方式搭乘,司机将提供无条件护送服务。”巴雅尔(yǎěr)说。 事实上,早在一周(yīzhōu)前,呼和浩特就开启了“静心守护”。城管、环保等部门联动对学校考点、夜间工地(gōngdì)、居民聚集区周边开展专项整治,暂停考点周边占道施工(shīgōng)项目,禁止(jìnzhǐ)货车、工程运输车进入主城区,严查超速行驶、飙车炸街、非法改装等行为。 “孩子心态挺好,不怎么紧张,反倒是我们当(dāng)家长的心里七上八下的。不过看到考点各项安排都细致(xìzhì)周到,我们也就放心了,相信孩子们能带着这份关怀,考出好成绩(chéngjì)。”家长马海威感慨道。 图为呼和浩特市青年志愿者为考生家长提供饮用水。 中新网(zhōngxīnwǎng)记者(jìzhě) 张林虎 摄 高考期间,为满足接送考车辆临时停放需求,呼和浩特市考点周边机关单位、商场停车场(tíngchēchǎng)及社区内部道路,对带有(dàiyǒu)绿丝带标识(biāozhì)的(de)车辆提供临时停放服务,在不影响道路通行的情况下,同步设置“送考车辆即停即走专区”,缓解停车压力。 “各属地交管大队(dàduì)携手残联、学校(xuéxiào),针对行动不便、伤病等特殊考生,提前对接需求,安排无障碍专车‘点对点’接送,全程开辟绿色通道,确保每一位考生都能顺利赴考。”呼和浩特市(hūhéhàotèshì)新城区交管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凌剑欣说(shuō)。 考生免费乘地铁、身份证件“立等可取”、出租车爱心送考……在(zài)这场关乎(guānhū)万千学子未来的人生“大考”中,呼和浩特这座新晋“全国(quánguó)文明城市”,用祝福和温暖倾力守护学子逐梦。(完)
高考首日 呼和浩特万千守护静待笔落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