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福老年公寓院长刘湘云:“你们的报道让更多人看见了我们”
德福老年公寓院长刘湘云:“你们的报道让更多人看见了我们”
德福老年公寓院长刘湘云:“你们的报道让更多人看见了我们”4月22日,生活报报道了(le)《开了家“倒贴钱”的(de)养老院!双城64岁刘湘云:街上“捡”回无家可归的老人(lǎorén),精神病患喊她(tā)“刘妈”》一文,刘湘云21年如一日坚守在双城德福老年公寓(lǎoniángōngyù),她的善举(shànjǔ)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,感动了无数读者。随后,本报联合阿里天天正能量特别为刘湘云颁发正能量特别奖及10000元奖金。在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下,5月24日,经过近一个月(yígèyuè)的捐赠,生活报青年志愿者团队(tuánduì)代表和记者一行14人,再次走进双城德福老年公寓,为他们送上捐赠物资,续写这场温暖的爱心篇章。
14名(míng)志愿者代表送来捐赠品
24日七点,记者(jìzhě)来到志愿者(zhìyuànzhě)集合处——香坊区某粮油批发市场,“志愿者们自发集资,先为老人们购买了米面粮油。”生活报青年志愿者团队队长田桂玲告诉记者。“此次特别感谢志愿者李健,他(tā)出车帮助拉运物资,同时(tóngshí)还组织同事(tóngshì)搬运,他的两个同事刘佳欣、姜鹏达也通过此活动加入到团队中。”话语间(jiān),志愿者已经把物资装到了车上,一行人出发前往双城区德福老年公寓。
4辆爱心车队伍拐进双城区爱民胡同,50余位老(lǎo)人挥舞着小红旗(xiǎohóngqí),脸上绽放着笑容,在路口迎接着志愿者(zhìyuànzhě)。看到(kàndào)老人们,志愿者赶紧下车和他们拥抱并送上问候。因(yīn)病(bìng)被遗弃的孤儿扬扬特意精心打扮,扎着鲜艳的头花,换上干净的新衣裳,她从自己的口袋中拿出两对耳环,献宝一样捧到志愿者田桂玲(tiánguìlíng)和杨晓燕面前,“这是送给两位‘妈妈’的,我帮你们带上。”说着,她踮起脚尖,小心翼翼地为她们戴上耳环,嘴里还念叨着:“这是我的心意。”
和志愿者(zhìyuànzhě)们(men)寒暄过后,大家开始搬运物资,当(dāng)志愿者们打开车门,刘湘云和老人们看见满满4车的物资,感动不已。“这些东西够我们吃半年了!还有这么多衣服、电器,真是太(zhēnshìtài)感谢了!”刘湘云语带哽咽地握着田桂玲的手,激动地说道(shuōdào)。随后,志愿者和行动方便的老人有序把物资搬下车,堆积在院内。
一个月时间 近300名(míng)志愿者参与捐赠
“为了这次捐赠(juānzèng)活动,我们准备(zhǔnbèi)了一个月的时间。”田桂玲告诉记者,自从(cóng)上次报道发出后,更多志愿者(zhìyuànzhě)想帮助刘湘云院长和老人们,于是大家自发捐款捐物,“从衣服到食物,从家用电器到锅碗瓢盆,从生活用品到打扫工具,只要能想到的,都有人进行了捐赠。还有很多(hěnduō)志愿者捐款集资,想为老人买些需要的物资。”
据田桂玲介绍,此次参与捐赠的志愿者有近300人,共计捐赠46桶豆油、750斤(jīn)大米、320斤面粉、5斤挂面,黄豆2斤,床上用品(chuángshàngyòngpǐn)112件(jiàn),不锈钢锅碗盆勺301件,洗衣(xǐyī)液、手纸、洗涤剂、毛巾、香皂等104件,衣物111件。
院里的老(lǎo)人们看到满当当的物资,纷纷和志愿者表达感谢,还有两名(liǎngmíng)身患精神疾病(jīngshénjíbìng)的老人,高兴得跳起了舞。看到此情此景,志愿者们也很感动。
报道引全国各地爱心(àixīn)人士伸援手
刘湘云告诉记者:“我们的故事在生活报报道(bàodào)后,阿里天天正能量迅速伸出(shēnchū)援手,向我们捐赠了(le)一万元。这笔善款一部分为老人们定制了合身的新服装,另一部分打算作为医疗基金(jījīn),保障老人们能及时就医看病。”
说到这里,刘湘云(xiāngyún)拿出手机和记者展示她购买的(de)衣服样式,高兴地说过(guò)两天就能收到了(le)。她还给记者展示了和爱心人士的聊天记录。“自从咱们报道后,很多人联系我(wǒ),要给我们捐献,现在我已经收到八九份捐献物资了,有北京捐赠者寄来的大米、豆油、鞋子和老人衣物、尿裤;吉林爱心捐赠者寄来的包裹,里面有数百条毛巾;黑龙江大学教授,在广州出差时看到报道,特意为老人们购置了换季短袖;哈尔滨滨江书苑的老师,发挥专长(zhuāncháng)为养老院创作书画作品。”刘湘云告诉(gàosù)记者,不仅有黑龙江本地的爱心市民,还有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为他们(tāmen)捐赠,“生活报(shēnghuóbào)的报道如同一颗投入(tóurù)湖面的石子,激起全国范围内的爱心涟漪。”
“我深受感动,更有信心把养老院(yǎnglǎoyuàn)办好”
“要不是生活报的报道,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这个养老院。”刘湘云感慨道,“大家(dàjiā)从四面八方送来(sònglái)的不仅是物资,更是沉甸甸的关爱。这份(zhèfèn)大爱让我深受感动(shēnshòugǎndòng),更有信心把养老院办好,让老人们过得更好!”
这座充满(chōngmǎn)爱的老年公寓,离不开刘湘云21年如一日的坚守(jiānshǒu)。面对资金紧张等重重困难,她总是自掏腰包,将全部精力和心血倾注在这里。如今,社会各界的爱心援助,为这份坚守注入了(le)强大动力。
“此次敬老捐献活动,不仅是物资的传递(chuándì),更是心与心的交融。院长(yuànzhǎng)的坚守、志愿者的付出,还有(háiyǒu)老人们的热情回应,都是让我们坚持做下去的理由和动力。未来,生活报青年志愿者团队也将继续传递温暖,让更多人感受到社会的关怀(guānhuái)。”田桂玲说。
4月22日,生活报报道了(le)《开了家“倒贴钱”的(de)养老院!双城64岁刘湘云:街上“捡”回无家可归的老人(lǎorén),精神病患喊她(tā)“刘妈”》一文,刘湘云21年如一日坚守在双城德福老年公寓(lǎoniángōngyù),她的善举(shànjǔ)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,感动了无数读者。随后,本报联合阿里天天正能量特别为刘湘云颁发正能量特别奖及10000元奖金。在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下,5月24日,经过近一个月(yígèyuè)的捐赠,生活报青年志愿者团队(tuánduì)代表和记者一行14人,再次走进双城德福老年公寓,为他们送上捐赠物资,续写这场温暖的爱心篇章。
14名(míng)志愿者代表送来捐赠品
24日七点,记者(jìzhě)来到志愿者(zhìyuànzhě)集合处——香坊区某粮油批发市场,“志愿者们自发集资,先为老人们购买了米面粮油。”生活报青年志愿者团队队长田桂玲告诉记者。“此次特别感谢志愿者李健,他(tā)出车帮助拉运物资,同时(tóngshí)还组织同事(tóngshì)搬运,他的两个同事刘佳欣、姜鹏达也通过此活动加入到团队中。”话语间(jiān),志愿者已经把物资装到了车上,一行人出发前往双城区德福老年公寓。
4辆爱心车队伍拐进双城区爱民胡同,50余位老(lǎo)人挥舞着小红旗(xiǎohóngqí),脸上绽放着笑容,在路口迎接着志愿者(zhìyuànzhě)。看到(kàndào)老人们,志愿者赶紧下车和他们拥抱并送上问候。因(yīn)病(bìng)被遗弃的孤儿扬扬特意精心打扮,扎着鲜艳的头花,换上干净的新衣裳,她从自己的口袋中拿出两对耳环,献宝一样捧到志愿者田桂玲(tiánguìlíng)和杨晓燕面前,“这是送给两位‘妈妈’的,我帮你们带上。”说着,她踮起脚尖,小心翼翼地为她们戴上耳环,嘴里还念叨着:“这是我的心意。”
和志愿者(zhìyuànzhě)们(men)寒暄过后,大家开始搬运物资,当(dāng)志愿者们打开车门,刘湘云和老人们看见满满4车的物资,感动不已。“这些东西够我们吃半年了!还有这么多衣服、电器,真是太(zhēnshìtài)感谢了!”刘湘云语带哽咽地握着田桂玲的手,激动地说道(shuōdào)。随后,志愿者和行动方便的老人有序把物资搬下车,堆积在院内。
一个月时间 近300名(míng)志愿者参与捐赠
“为了这次捐赠(juānzèng)活动,我们准备(zhǔnbèi)了一个月的时间。”田桂玲告诉记者,自从(cóng)上次报道发出后,更多志愿者(zhìyuànzhě)想帮助刘湘云院长和老人们,于是大家自发捐款捐物,“从衣服到食物,从家用电器到锅碗瓢盆,从生活用品到打扫工具,只要能想到的,都有人进行了捐赠。还有很多(hěnduō)志愿者捐款集资,想为老人买些需要的物资。”
据田桂玲介绍,此次参与捐赠的志愿者有近300人,共计捐赠46桶豆油、750斤(jīn)大米、320斤面粉、5斤挂面,黄豆2斤,床上用品(chuángshàngyòngpǐn)112件(jiàn),不锈钢锅碗盆勺301件,洗衣(xǐyī)液、手纸、洗涤剂、毛巾、香皂等104件,衣物111件。
院里的老(lǎo)人们看到满当当的物资,纷纷和志愿者表达感谢,还有两名(liǎngmíng)身患精神疾病(jīngshénjíbìng)的老人,高兴得跳起了舞。看到此情此景,志愿者们也很感动。
报道引全国各地爱心(àixīn)人士伸援手
刘湘云告诉记者:“我们的故事在生活报报道(bàodào)后,阿里天天正能量迅速伸出(shēnchū)援手,向我们捐赠了(le)一万元。这笔善款一部分为老人们定制了合身的新服装,另一部分打算作为医疗基金(jījīn),保障老人们能及时就医看病。”
说到这里,刘湘云(xiāngyún)拿出手机和记者展示她购买的(de)衣服样式,高兴地说过(guò)两天就能收到了(le)。她还给记者展示了和爱心人士的聊天记录。“自从咱们报道后,很多人联系我(wǒ),要给我们捐献,现在我已经收到八九份捐献物资了,有北京捐赠者寄来的大米、豆油、鞋子和老人衣物、尿裤;吉林爱心捐赠者寄来的包裹,里面有数百条毛巾;黑龙江大学教授,在广州出差时看到报道,特意为老人们购置了换季短袖;哈尔滨滨江书苑的老师,发挥专长(zhuāncháng)为养老院创作书画作品。”刘湘云告诉(gàosù)记者,不仅有黑龙江本地的爱心市民,还有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为他们(tāmen)捐赠,“生活报(shēnghuóbào)的报道如同一颗投入(tóurù)湖面的石子,激起全国范围内的爱心涟漪。”
“我深受感动,更有信心把养老院(yǎnglǎoyuàn)办好”
“要不是生活报的报道,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这个养老院。”刘湘云感慨道,“大家(dàjiā)从四面八方送来(sònglái)的不仅是物资,更是沉甸甸的关爱。这份(zhèfèn)大爱让我深受感动(shēnshòugǎndòng),更有信心把养老院办好,让老人们过得更好!”
这座充满(chōngmǎn)爱的老年公寓,离不开刘湘云21年如一日的坚守(jiānshǒu)。面对资金紧张等重重困难,她总是自掏腰包,将全部精力和心血倾注在这里。如今,社会各界的爱心援助,为这份坚守注入了(le)强大动力。
“此次敬老捐献活动,不仅是物资的传递(chuándì),更是心与心的交融。院长(yuànzhǎng)的坚守、志愿者的付出,还有(háiyǒu)老人们的热情回应,都是让我们坚持做下去的理由和动力。未来,生活报青年志愿者团队也将继续传递温暖,让更多人感受到社会的关怀(guānhuái)。”田桂玲说。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